【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联农带农工作】景谷县香盐村发展人工林3万多亩——做好林文章 融入产业链

2023-09-09 08:01:39


【资料图】

走进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香盐村,满眼皆绿。全村共有人工林3万多亩,林改后,林地产权分到了各家各户。

香盐村60%以上的群众都是拉祜族,属于典型的“直过民族”聚居村寨。长期以来,村民只能靠种玉米、稻谷维持生计。为拓宽收入渠道,村里将目光瞄向了这些“沉睡”的人工林种植基地。

“做活林产业这篇文章,让资源变成资产,用资产带动增收。”香盐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刀文明说,为盘活村里的绿色资源,让产业惠及山区群众,助力村民增收致富,香盐村采取“党总支+合作社+公司+农户+基地”的模式,成立景谷香盐林业专业合作社,与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帮扶,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,打造纸厂原料基地,让村子成为龙头企业产业链的一部分,带动群众增收。

香盐村芒牙河一组村民李学昌是村里第一批种树的人,一开始他试种了19亩,养护5年后收入6万元。村里合作社分红的场景让村民们看到了种树的“钱景”。为了让全村村民利益都能联结到现代林产业链上、家家户户得实惠,近年来,村里利用300万元沪滇帮扶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扶持农户发展现代林产业。2017年以来,全村共新增人工林5000多亩。目前,全村累计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近1.6万亩,户均种植桉树五六十亩、增收超过2万元。

实现资源变资产后,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又向信用社贷款200万元,延伸产业链发展劳务经济,组建起林木运输队、种树队、护林队等,村民还可以到基地管理、施肥、除草,从中获得服务费用,推动林产业实现“以短养长、长短结合”的良性循环。2022年,全村林业产值2000万元左右,村集体经济收入56.6万元。

昔日的“直过民族”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香盐村还围绕冬谷田廿八烈士和刘昆府烈士等红色文化资源,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,挖掘盐马古道、盐井遗址等,成立了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,建成了古法制盐体验馆、制盐历史文物展览馆,将香盐的制盐历史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中。

云南网记者 沈浩 胡梅君

关键词: